close

品牌是我滿常接觸的路線,還記得第一次去相關的議程 就來個外國講者
除了要一直聽英文 還要記下完全不懂的筆記 長官第一次交待作業 就給我一個下馬威
偏偏那時7月正是心情最不順的時候 人時地皆不和...

 

台灣企業的代工製造能力在世界數一數二,品牌卻相對弱勢。為了邁向國際化,企業開始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,期望透過建立品牌創造利潤極大化,不過第一步,要先確認品牌的DNA。

要建立一個成功的品牌,並不是設計一個識別標幟(Logo)就足以奏效。日前知本形象設計公司、荷蘭Total Identity 公司合辦的「品牌之戰‧企業之路」研討會,針對品牌形象識別策略的規劃,分享經驗與提供建議。

走在街上,舉目盡是各家企業的品牌廣告,傳達著模糊的意象、雜亂的訊息。知本形象設計公司總經理蔡慧貞比喻,每個人都有其人格特質,品牌也有它自己的DNA,分別是使命、定位、願景、價值及風格,如果能明確的勾勒出來,制定一套適合企業形象的策略,即能為品牌創造附加價值,讓企業獲利,並永續經營。

蔡慧貞以公司接手的案子舉例,長頸鹿美語原來只是以卡通化來吸引兒童,後來重塑核心價值———建立一個輕鬆快樂的學習環境,成為孩童成長的動力,因而獲得家長的認同。

許多企業在歷經時代變遷後,常藉由新的形象來贏得消費費者的認同。產品被日本評選為「誠心食品」的丸莊醬酒,汰渙不合時宜的舊包裝,轉為訴求「百年老店,創新傳承」, 並提出「請慢用」的主張,為企業再創高峰。

Total Identity的資深顧問布萊恩(Brabara Brain)認為,品牌是體現產品價格、意象以及企業象徵的一種工具;企業識別則代表企業的文化、精神、使命,可藉由傳播管道呈現。她提出的企業DNA———Behaviour(行為)、Communi-cation(溝通文宣)、Symbolism(象徵),三者結合可形成企業的形象及辨識度。

行為代表企業的使命、願景,對象為員工、顧客、股東,以服務業來說,贏得顧客認同是最高準則。溝通文宣訴說企業背後的故事,持續性的和消費者互動,可指引企業正確的市場、定位。象徵則是將企業文化具體且清楚地透過符號表達,就像一棟建築物內部的裝潢、外部的設計,可突顯建築的風格、特色。

布萊恩進一步說明,識別標幟是一項藝術品,背後也代表企業的整體形象,是一項無形的資產。她強調,建立企業辨識別是一套長期的策略,不是短期的技術活動。

擁有43年識別設計經驗的Total Identity,研發一套企業識別矩陣,可以從主題、價值兩大層面分析一家企業的識別體系,進而加以修正、補強。主題包含企業的歷史脈絡、達成目標、企業的期望、未來努力方向;價值包含情境分析、核心價值及附加價值。

Total Identity企劃經理弗萊辛舉南韓不動產業者Shin Young為例,這家公司原本認為自己很有創意、人性化,經過矩陣模式檢測,才發現沒有一個核心價值支撐企業的運作,像一個鬆散的骨架。

企業建立識別體系、品牌形象,除了可提高本身的價值,也可因應在網路愈來愈蓬勃之下,組織透明化及誠信的重要性與日俱增。

品牌攸關企業的興衰,對台灣企業來說,建立品牌是項艱鉅的任務,「決心」是成功的最大關鍵,品牌建立後更有賴長期的細心呵護。


【2006-07-12/經濟日報/A14版/企管副刊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ileen09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